Leica Elmar 9cm F4 Year 1950 菲林表現
多年前在2手市場花了HK$800買回來的Leica鏡, 純粹為了Leica這個字, 一心收集一套Leica的旁軸鏡給Voigltander Bessa R2用, 在此已經購入 35mmF3.5 和縮頭50mmF2.0, 而此2鏡都讓我感到非常滿意.
2手鏡來說, 800元的水平應該可以找到比它更好的, 畢竟他是1950年的產物, 而且好像已經有一點點起霧的問題. 但拍出來真的跟日系鏡頭有不一樣的感覺. 那種立體感是有點特別的, 色彩跟Minolta有區別, 還原比較像真實眼前所看的, 黑白的表現更是沒有敵手, 感覺越老的鏡拍的黑白越有懷舊的感覺.
Elmar是4片3組的設計. 應該說是跟足Zeiss的Tessar, 不過Leica改個名叫Elmar. Voigtlander也有抄Tessar, 改名叫Sokpar.
在旁軸RF用90mm是十分困難的事. 一來viewfinder的90mm視框很小, 二來對焦會不夠精準. 可能Leica 的M系會好點, 但福仔的Bessa R2 測距軸很短, 50nn以上的鏡對焦沒法用大光圈可準確的. 所以很小用它.
街頭上拍到貓貓狗狗是愉快的事. 也是體現鏡頭銳利度的時機.
F4真的不夠快. F3.5的話心理上會舒服一點. 糾結於Zm Zeiss 85mm F4同樣只有F4. 但F4的細細支又平靚正.
白天有足夠陽光, 角度避免日光直射的話, 便不會起霧. 成像都是結實的, 而且立體感十足.
用90mm街拍的好處是不用走太近. 但觀察的角度不一樣, 用35和50要留意環繞身邊的事物便可以, 拍90mm你得要放遠點. 拍出來的相片多了一種壓縮的感覺.
用Bessa R2 要中焦不是容易的事.
這張應該是過期正片來的. 又不像E沖C. 忘了.
悲傷的天使絕對是藝術品. 但我不敢一個人去拍. 難得有一班影相朋友一起去.
遠望的人文攝影才是它的主要職責.
十分喜愛Leica鏡拍黑白的這樣像水印紙般的背景.
下次分享安裝在A7m3下拍出來照片.
留言
張貼留言